1936年2月1日。
莱茵市。
在经过多轮会议和修改,东非的第八个五年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出炉,这次规划明确了东非向第三次技术革命冲击的大方向。
涉及到诸多方面,能源方面,新能源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包括核能,风电,光电,电池等。交通领域,航空业是重点发展方向,还有高速铁路研发。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等等。
八五规划的出台时间明显比往年要晚一段时间,而这也正说明了东非在世界经济中的转变,由过去的学习和追赶者,向独立摸索和引领者过渡。
并且,这次八五规划和以往,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将科技研发创新放在了首位,过去东非经济计划,更多的是把产业放在首位。
东非在八五期间提出的许多概念和前沿技术,东非现在都还没有突破和应用,自然也谈不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
东非,马普托。
作为帝国南方的第一大城市,马普托近些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东非南方第一大综合性城市,在1932年,迈入东非十七座大城市行列,人口过百万。
而原本的南方第一大城市,新汉堡港市,则因为港口条件的原因,在产业上被马普托超越。
在近十几年时间里,东非南方是帝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所以马普托也因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南非高原,南方沿海,以及平原省等地方的主要出海通道。
港口和物流发展更快,加速了人口和产业向马普托的汇聚,同时马普托的发展也受到了东非对外贸易线路改变的影响,尤其是对巽他海峡和澳大利亚航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发展的大背景下,马普托的造船业也收获颇丰,截止到三十年代初,马普托已经成为东非新的造船业中心,也是东非南方唯一的船舶制造业基地。
而在1935年,马普托第一造船厂,就接到了海军的订单。
“这就是我们造船厂正在建造的航母,它的排水量设计是五万多吨,这也是帝国当前在建的最大航母。”
在1936年2月初,马普托造船厂的厂长沙勒和海军人员们介绍着眼前的庞然大物。
海军准将波多尔问道:“沙勒厂长,你们预计这艘航母能够多久完工?”
沙勒回答道:“按照我们和海军的约定,这艘航母要在四年内完工,我们开始建设的时间是去年的六月份,想要彻底完工,估计要等到三年后。”
波多尔准将对这个时间并不是太满意,他说道:“能不能加快进度?”
沙勒厂长摇摇头说:“这艘航母比较特殊,毕竟它采用的各项技术都是帝国最先进的,体量也比以前帝国建造的航母要大的多,所以想要加快进度并不容易。”
“四年对于我们造船厂,本来就算一个比较紧张的时间,如果加快进度,要么多花钱,要么放松一部分标准,不过,这两点我想你们应该都很难接受。”
海军的预算是有限的,所以,想要支付更多的资金,显然不是波多尔准将能拍板决定的,至于后者,下降制造标准,更不可能实现。
毕竟,现在是和平时期,东非并不需要着急搞海军军事竞赛。
波多尔准将有些遗憾的说:“现在,海军实际上有些青黄不接,在去年我们又退役了两艘战列舰,可是替代的航母却都还在建造。”
东非的战列舰已经由原本的十一艘下降到九艘,而航母目前只有六艘,所以,急需新的主力作战舰补充,现在,东非就有两艘正在建造的航母,其中包括马普托第一造船厂船坞中的这一个。
在主力作战舰领域,也就是战列舰和航母层面,东非的战列舰数量,甚至已经低于日本,日本光是正在服役的战列舰就有九艘,并且有还有两艘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
除此外,日本还有两艘正在秘密建造的战列舰,所以,日本战列舰数量总共是十一艘,超过了东非海军。
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数量更是高达十五艘,其中有两艘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且计划建造五艘新的战列舰。
其次是美国,美国也有十五艘战列舰,同时有两艘正在建造的新舰,也就是十七艘。
这三个国家在战列舰数量上,已经超越东非。
而东非重点发展的航母,如果单考虑数量,其实也对这三个国家,没有占据多少优势。
现在东非服役的航母有六艘,这个数量和英国持平,东非有两艘新建航母还没有完工,英国只有一艘,但是英国已经下了两艘新的订单,如果东非海军不跟进的话,英国在航母数量上就可能对东非实现反超。
美国则有五艘航母服役,并且有一艘已经建造,正在海试中,这等于美国的航母数量也达到了六艘,同时美国也有一艘正在建造的航母。
最后是日本,日本也有五艘服役中的航母,外加一艘正在建造。
所以,比较战列舰数量,东非明显落后于三个国家,而航母东非排在第一,但是对其他三国也没有占据明显数量优势。
这也是波尔多准将对现在帝国海军力量感到不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