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朱皮知道,起事前,他活人无数,起事后,又一路连战连捷,气势如虹,又屡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官军,现在整个鸡鸣山坞寨的人,无论是兵是民,都以康朱皮为尊,以他所言为是,
康朱皮相信,,附近就能找出成百上千的普通黔首前赴后继,但正因为如此,康朱皮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不得不分析众人的建议,以填补自己思考时的漏洞,仔细考虑下一步棋怎么走。
割据裂土,以上谷、广宁为核心,建立根据地,反晋围剿?
弃上谷,做流寇,趁势杀入幽冀富庶之地,掀起反晋大潮?
走大同,赴桑干,与鲜卑争雄,夺代北漠南之土?
还是拔营而走,去别的地方,比如塞上和辽西,与什么慕容鲜卑对阵?
杀陈非,然后诏安,实质占据两郡,种田养兵,等天下有变?2
现在的康朱皮,内心比较倾向于第三条路线,他与官军几次交手就有体会,光打败这几千官兵就逼得康朱皮几入绝境,当今天下没有大乱,自己又做了出头的椽子,晋朝现在还有整个天下作后盾,可以源源不断派来官军,要想在上谷立足,谈何容易!
但很多部下不这么想。
“郎主有此大胜,不要说边地豪强皆知郎主勇名,纵是官军,也断不敢再以二三千人就冒进,与郎主堂堂对阵了”
“是啊,我听说每郡的兵也不过这么多,郎主若能得四五千兵马,岂不是要攻郡就攻郡,要取县就取县?”
庞存和康乌两个神棍一唱一和,引得支禄极其兴奋,认为建功立业,一飞冲天的时候到了。
“哎呀,真是神明保佑,啊不,真是元光庇护啊!康部大短短一年不到,就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到如今能一战赶着成百上千的官军跳河!康部大才十八岁不到啊,以后还不知能做出多大的功业呢。我得抓紧时间,跟着康帅干大事,多攒些功劳钱财,多讨几房妾室,哎呀,好想用金碗吃饭啊,只要跟着康帅,老了应该就能用金碗金勺金盆吃饭了。”
作如此想的支禄,马上就开始怂恿康朱皮赶紧去打沮阳,打居庸,打下洛,打潘县,打涿鹿,最后一路冲往代郡,杀回并州上党老家去聚兵,并拍着胸脯表示,他的步兵乙队刀里来火里去,绝无二话。
但王梦则与之争锋相对,坚决反对到处去攻城掠地。康朱皮看得出来,王梦这个和李始之出身相近的上党豪强儿正处于又喜又怕的矛盾点,既对康朱皮起事感觉不太妙,唯恐牵连家人,但他又加入元光道,年轻人正期盼着将来做一番事业,如今的“大好局面”又着实引他浮想联翩。
康朱皮没有选择支持谁,而是下达了命令:“米大巫,你负伤这几日不能乱走,不如就在营寨之中,监督劳工继续造大车,还有改造缴获的陈贼运粮车,四轮大车,两轮车,都行,我们要找机会转进了。”5
“转进?”众人不解。
康朱
皮搓着手,扭着腰比划:“转过身子,朝着其他的方向前进,是谓转进。得趁着敌人未能集中又一股大兵,打了就走,去别处山河险要之地发家。我等的性命不能系于别人是否仁慈之心,万一接任陈贼的又是一贼,怎么办?难道束手就擒么?”
“康帅,那百姓呢?”
“夫济大事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安能弃之?当然是尽数带走了,所以才要多造大车,多收集牛马力畜,否则转进起来谈何容易?”
“康帅,上谷、广宁地理不错,为何不先攻下二郡,然后以此为基业?”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们现在兵马不足,又是刚起事,风头正盛,不能呆在一地不走。不要怕!我能以二三百众在上谷生聚千人万人,有如今的势头,不愁在他地不能成事,到时候再拿回二郡便是。”4
康朱皮自信满满的回答,给部下们注入了不少信心。
“郎主神机妙算,转进真乃神技!”
庞存学康朱皮来源不明的新词学起来很快,他先恭维至极地拍马屁,随后便一转话头:“但在下只怕郎主欲撤,寇堡主、侯坞主却不能理解其中精妙所在。须知寇堡主性情暴戾,莽撞急躁,年轻气盛,郎主于延水大胜,他必图谋夺取二郡,必不肯现在就走。至于侯坞主,就更有问题了,他恐怕只是见郎主首倡大义,便跟在后面趁机牟利而已,若官军强则走降,若郎主强则相助,他更不会放弃先登二郡,取纳财富女子的机会!”
庞巫师熟悉上谷豪强性情,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康朱皮点点头:“沮阳和居庸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需的,那些还没被打散的陈贼部队,亦有许多盔甲兵刃等我去收取,若是给其他人乱抢,可就太可惜了!”1
说着,康朱皮摸了摸胡子,沉吟道:“城中所积的粮草可供军用,武库的甲矛我等急需,商贾之民则熟悉塞北幽州地理人情,不可不问,铁匠、皮匠等工匠伎术,更是有大用,还有更重要的户籍档案我当然是志在必得,再者,我所欲也并非与寇、侯二氏冲突,只有打垮了尽可能多的官军,才无论是战,是走,是和,都更有底气嘛!”
康朱皮将目光投向庞存,上身前倾,问道:“庞郎君,我欲说动寇堡主、侯堡主继续合兵一处,先追击打垮乌桓突骑,再平定广宁官军,最后收取各城之利,金银粮秣三方平分。你可敢凭三寸不烂之舌,替我去完成游说?”
庞存当即伏于地上,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崇拜:“在下这条命,早就立誓交予郎主,只须郎主下令,无论是说动”
“好了,以后都坐起来说,不许趴着。”1
无法“抑制”脸上的喜色的庞存,赶紧恢复成坐姿,不忘点头如捣蒜:“郎主且待我好消息。”
——
无论流寇还是坐寇,都要面对一道门槛——能否攻取城市,这决定了一支队伍能否壮大,否则就会沦为一般的山匪马贼。
农村乡野可以提供兵员,粮食,但征收困难,更不可久留,纵使是豪强大户,百户千口所积蓄的粮食,能供万人、数万人的部队吃几日?
不攻打夺取几个城市,大队军兵就无法获得有效且稳定的补给源,若要维持军心和纪律就极为困难,你不能指望一堆饭都吃不饱,衣服穿不好,朝不保夕的人不辞辛劳,严守军纪,秋毫无犯吧?而不能严格纪律,你做的比官军还差,百姓为何要助你,不去助官军?
更何况城市是生产的核心,四方乡野的民脂民膏都汇聚于城市,更有大量你在乡间得不到的东西,比如官府的工匠,武库,档案等等
但是如果攻打城市,就会陷入另外的危险境地。大部分流寇会流连于城市里的财富女子,一支队伍如果携带过多辎重,特别是带了太多既不能吃,短期内也不能用,却能令人为之疯狂的金银,就会严重拖慢行动速度,兵士也会因为挂念财富与妻妾而不敢奋勇作战,官军更是会从四面八方袭来,只消一次惨败,足以让所有的事业化为尘土。
接下来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如读者你就是一支流寇的领袖,攻入城市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恢复屯驻期间的基本秩序,什么资源是你需要的,如何快速获得这些资源?如何维持军队的纪律,如何赢得百姓的支持,什么时候应该固守,什么时候又该走为上计,以及需要及时规避哪些误区,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教你的5
——《往事录·卷十一·“流寇”与“坐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