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半天之后,太子朱标终于说话:“既然你说的大差不差,那我们也没有必要隐瞒。
然而一旦退一步之后,那就是图穷匕见,到时候就不得不流血政变了。
停下来就代表着失败。
父子两个人的表情更加的凝重。
只是以变法的名义,获得加官进爵的机会。
更有不少酷吏,借着这个机会敲诈下级。
陈寒笑了笑:“我这也是没办法。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想法是对的,太子朱标的这种想法更是值得称赞的,大家都是为了改革变法。
老爷子何等聪明,笑了笑,“你小子,真是猴精猴精的。
一旦停下来,就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反对。
然后让我等个几年,等那一批坚定反对者老去,新选出一批官员来。
一旦这样的想法出现就会涌现出无数的反对者。
当改革触动了太多的能力是后这些人就开始反弹了,他害怕朱元璋会为了大局着想,叫陈寒放缓脚步与天下那么多的官员妥协。
那些官员的看法,他们有时候也是不得不去聆听一下。
王安石没有办法,只能任用这样的官员。
一直压到了县令这一级,没有办法往下之后,县令就得死。
让他们看一看如今自己的改革成果有多少。
听到陈寒的话之后他才回过神来。
一切没有浮出水面之后,互相见面也能够喜笑颜开。
如果能够缓下脚步,慢慢的修复与保守派势力的关系。
就是要告诉我们,你现在的改革变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
现在的改革变法的确是有点急促。
这些人反对的理由很简单。
此消彼长,慢慢的替换掉保守派的位置。
那前面所有的改革的牺牲都会变得毫无价值,都会成为一场笑话。”
陛下,殿下,现在不退一步,大家还只是暗地里争斗。
朱元璋这位皇帝雄才大略。
的确能够镇得住,可是如果从大局的角度上来想。
就是因为士绅一体纳粮之后,他们的利益被压缩了。
正因为如此,他们纷纷跳出来。
这也是王安石变法为何总是被宋神宗,叫停又开始就失败的原因。
或许路子会走得更宽一些。
很多地方的税收没有办法像你所想的那般理想的收上来,
这是诸多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开始宋神宗坚定的支持王安石的变法。
可最后变成什么了?
你的考成法是好的,定量定额,定时间考察,
所以今天他才会来叫父子两个人来到这個地方。
但对于陈寒而言,现在有绝对的好处的是,自己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如今全天下各地弹劾奏章,的确雪花般飘来。
也总结出了退让的后果。
问题就是和张居正当年遇到的是一样的。
皇帝和太子是想缓和一下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关系。
这么一来的话,改革将不会有人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那些急功近利者,归附于王安石的那些酷吏,根本不是为了真正的变法。
我理解您的关心,可是却不赞同您的做法。”
从地方上到京师源源不断,雪花一样的飘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违背所有利益既得者。
所以这才出现了雪花一样的弹劾。
一开始这个问题不明显,可是一次两次的考核之后,这个问题就非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