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白若有所思,随后飞鸽传书,以崔嵬军主将的名义,十万火急,请求该地守将即刻领兵出城,务必将裴秀拦下来。
随后,全军急行军,对直插向镇守北陲的云龙城。
与此同时,大匈方面,也有异动。
几支部队正悄悄往云龙城方向靠拢,欲要接应裴秀回归。
小小的云龙城附近,呈现出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一场会战,似乎正在酝酿。
……
行军途中,许青白与副将唐嗣业并驾齐驱,独臂龚平紧跟在后头。
许青白回来后,只说拔营起寨,并没有解释缘由。而崔嵬军上下,也选择了对许青白的决定无条件执行,无人提出异议。
以至于到了现在,大军仍然还蒙在鼓里,殊不知当前的局势有多么的险峻。
马背之上,只听许青白问道:“唐将军,你如何看待大将军此次布下的大阵?”
唐嗣业不清楚许青白为何会有此问,想了想,回答道:
“大将军艺高人胆大,极有魄力!此番布阵,将大匈骑兵的机动优势大幅抵消,我大越步卒,足可酣畅一战!”
许青白小声提醒道:“这里没外人…”
唐嗣业愣了愣,随即挠了挠耳朵,尴尬说道:“不过嘛,有时候事情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把双刃剑,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此一来,有利也有弊…”
许青白说道:“那你重点拣‘不过’那部分来说!”
唐嗣业对此早有过一番琢磨。他本就是为谋将,自幼熟读兵书,平日里也最喜专研这类战阵、战法之类的裨益之法,此时被许青白问及,他用不着准备,信手拈来,开口回道:
“按说,此举能促我军死战,能激发士气,但背水一战之所以历来为兵家大忌,最怕二事…”
“愿闻其详!”许青白搭话道。
唐嗣业顿了顿,又说道:“一怕被人迂回包抄,两面夹击,进退不得。二怕泄露军情,被人潜入,拔旗易帜。此两事,如果防范不及,极易出现全线溃败的局面,到时候场面或将一发不可收拾。”
许青白闻言,暗自点头,对唐嗣业的见解大为赞赏。
身为一名武将,武力往往还在其次,毕竟亲自带头冲锋之类的事情,除了能在某个关键的时刻鼓舞士气外,几无裨益。
上兵伐谋。身为武将,能够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与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在战场多杀几十个、几百个敌人,孰高孰低,自不用比较。
雄才大略。善于统军治军,见解与胆识过人,才能用兵如神,堪称国士无双。
马背上,许青白说道:“那如果我告诉你,你最担心的两件事,眼下已经应验了一条,又该当如何?”
唐嗣业瞠目结舌,但并没有脱口就开问,他联想到这两天帅营发出的三道颇为不寻常的军令,再结合到眼下崔嵬军的行动…
想到这些,唐嗣业脸色大变,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莫不是中军帅营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许青白扬鞭策马,前出一个身位,远远地丢下一句话:
“唐嗣业,接下来能否力挽狂澜,就要看我们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