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他喃喃地重复了一句,一抹诧异掠过了他的面庞。
“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复旦’二字,是追求光明之意。”她坦率地说。
“这名字取得很好。”
他望着她,一股叹服的感觉从他心中油然而生。这个姑娘灵慧得出人意表。
“让我再看看其它的画好吗?”他说。
站立在桌旁,他一张张仔细地审阅着那些作品。一幅名为《播种》的画作中,穿着条纹背心的青年农民置身在压向原野的乌云下面,正在卖力地播撒种子;另一幅名为《樵夫》的画作中,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沉重的柴捆下深深地弯着腰,宛如一个与自然法则搏斗的人的象征;还有一幅名为《牧羊》的画作中,诗意般沉静的辽阔牧场,牧羊人低头想着心事,草原的潮湿雾气和羊群身上散发的热气在空气中浮动……他一张张翻下去,越看越惊奇,越看越激动。画中表现了劳动者的凝重与艰辛,同时表现了生活的全部诗意和壮美。画家与众不同的思想形态让他感到诧异。她仿佛是属于另一个时代,来自另一个国度。放下了画,他缓缓地说:
“我可以替你代售这些画。”
“谢谢。”她笑了起来,笑容显得开朗而明快。
箫笙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笑了。这样一笑,两人之间多了一层和谐亲切的感觉。他望着她说:
“但你要知道,卖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的画能否受到市场认可,这谁也说不准。”
“我明白。”她捋了捋飘坠在额前的长发,脸色郑重了起来。“可是我相信总有人会懂得欣赏的。”
“你很有信心。”他说。
“我就是靠信心和信念活过来的。”
他心头一震,惊愕而感动。透过她的眼睛,他看到了她灵魂深处的坚韧。他早就留意到她裙子下空荡荡的。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又是如何走出厄运的?他知道自己不该问,也无法问。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放心好了,我会向顾客推销你的画的。”
“那就拜托你了。”
她推着轮椅正欲离去,箫笙喊住她:
“等一下,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
“我叫严羽筝。”她恬静地答道,神态安详得如同一个刚睡醒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