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应元年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五月,委任李朶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肩负起与安史叛军余孽最後决战的使命。同年八月,改封雍王。
十月,出镇陕郡。平定叛军之後,李朶因功拜为尚书令,实封食邑二千户,和平叛名将郭啸天、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广德二年正月,李朶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於二月举行册礼。
登基为帝,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病逝於长安g0ng中。李朶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唐德宗在位整整二十七年,遗诏中所说“二十有八年”,是虚指。
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李朶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後,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李朶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开夕之变後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初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李朶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後,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尽。李朶一生中,无论是X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悲剧sE彩。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初一,诸王、亲戚都前来g0ng中向李朶祝贺,唯独太子李诵因病无法前来,李朶因而流泪哀叹,从此患病,并一天b一天加重,大约在二十多天中,内g0ng与外廷断了消息,都不知道李朶与太子平安与否。
同月二十三日,李朶於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
永贞元年九月一日,群臣为李朶上諡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十月十四日,葬於崇陵。
矛盾之一:由即位之初信任宰相演变为对大臣的猜忌,并形成了拒谏饰非、刚愎自用的X格。
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尤其是频繁地更换宰相,使李朶在位时期的朝政,即使偶尔能够呈现令人鼓舞的新气象,也都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无法保持下去。人事的纷争使德宗徒有宏图壮志,而不能实现救国兴邦。
矛盾之二:由武力削藩转而变为对藩镇姑息。
李朶即位後,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他不惜使用武力。建中二年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Si。按照以往藩镇节度使Si後将职位和土地传给子孙的规矩,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父位。李朶早想革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命朝廷的弊端,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为了他们共同的利益和李惟岳密谋联手,准备以武力抗拒朝廷。李朶徵调京西防秋兵万余人戍守关东,并亲自在长安设宴犒劳征讨兵马,打响了武力削藩的战役,并在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成果:淄青李正己病Si後,他的儿子李纳被打得大败,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杀Si,只有田悦在魏郡负隅顽抗。成德镇的大将张忠和投降,李朶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但是,李朶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导致了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幽郡节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满。结果,形势发生逆转。建中三年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g结反叛。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建中四年十月,李朶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譁变,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泾师之变”。李朶仓皇出逃到乾县,成为北唐继高宗、代宗以後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泾原兵马拥立朱滔的兄长、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称大汉帝,年号应天。朱泚进围奉天,前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李朶的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本章阅读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