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蘑菇故意披头散发,用垂下来的头发遮住半边脸,太阳穴上又贴了一大块膏药,总是少言寡语,佝偻着身子不抬头。在关外再没钱也得置办一套过冬的行头,否则出屋就得冻死。血蘑菇头上戴了一顶油不唧唧的破皮帽子,身上穿一件厚棉袄,外套着羊皮坎肩儿,手上揣着羊皮手闷子,脚穿牛皮靰鞡鞋。这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头发、眉毛、胡楂儿上都挂着白霜,皮帽子的帽耳朵扎撒着,形同两个翅膀子。倒套子的起早贪黑在严寒中伐木,经常有累趴下的,所以常有生脸儿的人进山干活儿,也没人再过问蘑菇是从哪儿来的。
木营子有工棚,把头带着十来个倒套子的住在里边,血蘑菇不想跟这些人走得太近,干完活儿就回小饭馆后的破窝铺睡觉。倒套子的工人拉帮结伙,组套合伙上山干活儿,很多还是拜把子兄弟,血蘑菇独来独往,也没个照应,把头免不了欺负他,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儿全让他干。血蘑菇倒也认头,让干啥干啥,一天忙活下来,累得半死不活,回去躺下就能睡着。木营子所在的地方山深林密,除了干活儿的,几乎没有外人进来。血蘑菇虽然吃苦受累,心里还算踏实,怎么说都比在煤窑里强,想就此隐姓埋名,把这一辈子在深山老林对付过去。
然而过了没多久,木营子里出了一件怪事。当时刚入九,干冷干冷的天。伐木的时候,锯到一半,大树滴滴答答往下淌血,谁也不敢再锯了。换一棵大树,锯到一半仍是淌血。木把头姓吴,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年轻时干苦力把腰累塌了,只能佝偻着走路,鞋拔子脸,三角眼,腊肠唇,一嘴黄板牙里出外进,大伙儿当面叫他一声“吴把头”,背后都喊他“吴驼子”。这个人一贯尖酸刻薄,欺软怕硬,满肚子花花肠子,胆子也大,骂骂咧咧摇晃着肩膀头,上前一口气把树锯断,树木却仍屹立不倒。这个情形在木营子里不出奇,关外俗称“坐殿”,若是树木粗大挺拔、树冠匀称,再加之风幽林静,大树就容易“坐殿”。不过挺麻烦,因为大树说倒就倒,使人防不胜防。倒套子的人也都知道,遇上“坐殿”千万不能跑,也不能大声吵吵。吴驼子在木营子当了十来年把头,有一定的应对之策,摆手示意众人不要乱动,慢慢摘下头上的皮帽子,猛地朝着一个没人的方向扔了出去。借着这一丝气流,大树往那边轰然倒下,声势惊人。众人围拢上前,见树干里竟是空的,趴着一堆血刺呼啦的耗子,个头不大,没皮也没毛,耳尖尾短,一个挨一个挤成一堆,而且没死透,眼珠子暴凸,金中泛红,却还时不时转动。在场的人都吓坏了,以为是大树里出了鬼怪。常年在山里干活儿的人最迷信,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香磕头拜“山神爷”。在山里谁也不能坐在伐过的树墩子上,那是山神爷的宝座,冒犯不得。大肚子锯和斧子上都得系红布条,趋吉避凶。吴驼子从没遇上过这样的怪事,不敢轻易处置,原封不动用泥土把空树干封上,又在树墩子前摆上供品,领着大伙儿拜山神爷,连烧香带磕头,并且告诫手底下的工人,从今往后谁也不许靠近这个大树墩子。血蘑菇在一旁冷眼窥觑,心中暗暗吃惊,这可不是寻常的野耗子,而是长在金脉里的金耗子,跟金灯老母的耗子兵相同,只是被整得半死不活。
把头带众人烧了香拜了神,林子里又恢复了秩序。血蘑菇并未声张,只跟着闷头干活儿。倒套子的工人们隔三岔五就从山上下来,到朴老板的小饭馆整口酒喝。倒套子的皆为苦命之人,年年冬天来木营子卖苦力,挣上几个钱,开春下了山吃喝嫖赌抽大烟,挥霍得一干二净,只留下满身伤残。他们整天在林场干活儿,个个邋里邋遢,活像一只只大狗熊。平时打一斤小烧锅驱寒解乏,喝得昏天黑地,扯上几个荤段子,一言不合就动手,打得头破血流,恨不得拿刀剁了对方,等到酒劲儿过去,又跟没那么八宗事一样。木营子里有一座“木刻棱大屋”,用原木一根压一根搭成,屋顶子上铺满蒿草和树枝子,整得严严实实。屋子当中点着一个铁皮火炉,两边各有一排板铺,可以住二十来人。睡觉时头朝里脚冲外,以防半夜有猛兽闯进来,直接啃去半拉脑袋。板铺底下是一冬天也化不掉的冰雪,可只要把火炉烧起来,光着膀子也不嫌冷。铁皮炉子还能烧饭,倒套子的工人们上山时,都扛着一麻袋冻得梆硬的黄黏豆饽饽,还有粉条子和酸菜。在铁皮炉子上支一口锅,熬上酸菜粉条子,再架一个秫秸秆盖帘,搁几个冻饽饽,盖上锅盖,菜好饽饽热,这就叫“一锅出”。
一群大老爷们儿住在一起,免不了惦记女人,毕竟是“铺的厚不如盖的厚,盖的厚不如肉挨肉”。木营子里常有一个做皮肉生意的窑姐儿叫“白牡丹”,三十岁出头的年纪,穿着花花绿绿的布棉袄,胸脯鼓胀鼓胀的,腋下夹着个麻花布包袱,走起路来扭得风摆荷叶,一看就是干这行的。白牡丹跟着自己的男人闯关东,男人去老金沟找活儿干,钻了金眼子再也没出来。扔下白牡丹一个小寡妇,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拉客卖身。一来二去结识了几个木把头,冬天就来木营子挣皮肉钱。
拜过山神爷的转天,日头刚出来,白牡丹便进了木营子。木把头吴驼子正巧没在,白牡丹往林子里瞥了几眼,瞅着血蘑菇眼生,走过去拽拽他的衣角:“大兄弟,你这衣服都破了,我给你缝缝吧!”血蘑菇初来乍到,以为白牡丹真要给他补衣裳,两人就一前一后进了木屋。白牡丹说:“外头冷,你把门带上。”血蘑菇转身关上木板门,再一扭头,白牡丹已经解开了棉袄上的疙瘩襻,露出红艳艳的肚兜和雪白的膀子。血蘑菇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白牡丹把棉裤往下一褪,拉着血蘑菇上了板铺……
等血蘑菇从屋子里出来,正跟吴驼子撞了个满怀。吴驼子狠狠瞪了他一眼,迈步往里走,进去就给白牡丹来了个大耳雷子。原来吴驼子早就给白牡丹定了规矩,每次来木营子,一定得先找他,然后才能再找别人。白牡丹一直对吴驼子心怀不满,只因此人白玩儿不说,还在钱上欺负她,她挣的皮肉钱得分吴驼子一半。为了能来木营子做生意,白牡丹只能忍气吞声。血蘑菇听出不对劲儿,却不敢吭声。怎知吴驼子揍了白牡丹,也恨上了血蘑菇,追上来狠狠踹了血蘑菇一脚,骂道:“埋汰东西,嘴笨得跟棉裤裆似的,轮得到你先来吗?敢让我给你刷锅?老子整死你信不?”
从此之后,吴驼子处处跟血蘑菇为难作对,把最苦、最累的活儿都派给血蘑菇,想方设法整治他。大树放倒之后,得先运到山路边上,再用雪爬犁拖走。这原木又大又沉,两边各站四个倒套子的壮汉,血蘑菇也在其中。两人抬一根杠子,用搭钩子挂住原木,猫下腰,搭上肩。头杠喊着号子,“抬呀么抬起来呀?”大伙儿“嘿呦?”一声一起使劲儿,拱了几拱,没直起腰来。头杠轰下去两人,剩下的六个人重新挂好搭钩子,原木上肩,一声号令,这次真把原木拱起来了。因为八个人都没使足力气,人一少,谁也不敢不使劲儿了。头杠又高唱一声,“慢呀么慢些走哇?”大伙儿应和一声“嘿呦?”同时迈步朝前挪动。挪了几步,头杠接着唱,“看呀么看脚下哇?”大伙儿继续呼应“嘿呦?”头杠的身子突然来回晃悠了一下,后头几个人也跟着晃,这下可苦了血蘑菇,他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得跟着头杠一起晃才行,更不知道头杠得了吴驼子的吩咐,要整治他,只觉得肩膀头让杠子来回拧了好几下,尽管隔着厚棉袄,也疼得他直冒冷汗。头杠不下肩,谁也不能停下来。等磨蹭到地方,放下原木,血蘑菇扯开棉袄一看,肩膀头被磨秃噜皮了,渗出鲜红的血檩子。可是活儿还得接着干,到了晚上,肩膀肿得跟发面饽饽一样。
血蘑菇心想:我一个外来的,人生地不熟,穷光棍儿一条在木营子干活儿,人家不欺负我欺负谁?想甩手不干了,可这一冬天吃什么?总不能天天去小饭馆蹭吃蹭喝,只得逆来顺受,能忍则忍。可世上之事往往如此,你一忍再忍,别人就能蹬鼻子上脸。木把头觉得血蘑菇好欺负,越发变本加厉,一到歇工,便当着众人的面,吩咐血蘑菇给他端茶倒水点烟,点烟时故意躲来躲去,血蘑菇总也点不着,一脸尴尬晾在当场,惹得众人在一旁捧腹大笑。整个木帮的人见吴驼子不拿血蘑菇当人,都合着伙儿挤对他,中午放饭把他挤到最后,剩下什么吃什么,有事没事就损他几句,讥讽他是“独眼龙”,骂他是“夜猫子睡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人趁他不留神,抓一把雪坷垃往他后脖颈里塞。血蘑菇嘴上不说,却是“纸糊的灯笼?心里明”,恨透了吴驼子和这帮工人,有心一把火烧了木刻棱大屋,却都忍住了不曾发作。
木营子三个月发一次工钱,血蘑菇寻思领了钱买点儿酒肉,回去跟朴老板好好喝两盅。等到结钱的时候,木帮把头一张脸冷若冰霜,足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对血蘑菇百般刁难,克扣了一大半工钱。血蘑菇赔个小心问道:“为啥别的兄弟工钱都比我多?”吴驼子振振有词:“你刚干头一年,总得有个担保吧?这些个钱押在木营子,等开了江把木排放出去再给你。”血蘑菇心知肚明,毕竟人在矮檐下,不想低头也得低头,只好忍下这口气。他领到手这几个钱只够买棒子面的,酒肉是别想了,空着两手回到窝铺,胡乱啃了半个饼子,仰脖灌下几口凉水,又去到前边帮忙烧火炕,一边干活儿一边和朴老板唠嗑。忽听屋外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响,由远及近来得飞快。血蘑菇大惊失色,这一次怕是躲不过去了!
6
天黑下来之后,老北风号丧似的越刮越猛,卷下一场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小饭馆关门闭户,桌子上点着油灯,地上放着一大盆炭火,烘得暖暖和和。血蘑菇正和朴老板唠嗑,忽听大黄狗狂吠起来,外面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当了这么多年胡子,一听这个响动就知道来者不善,还当是马殿臣手下的四大炮头到了。血蘑菇心惊肉跳,有心踹开后窗户,钻山入林接着逃,转念一想,自己一走不要紧,追兵可不会放过收留他的朴老板两口子,即便不杀人,也得一把火烧了小饭馆出气,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岂可累及无辜?
血蘑菇正自犹豫不决,屋门“哐当”一声被人踹开了,一阵贼风卷着大雪刮进屋中,随即闯进来十几条汉子,个个横眉立目,带着寒气儿站满了一屋子。血蘑菇压低皮帽子遮住半张脸,缩在墙角偷眼观瞧,领头儿的是个细高挑,麻秆腰,一张猪腰子脸,黑里透红的面皮,吊眼梢子,大嘴岔儿,头戴貉壳帽子,身穿青面皮袄,腰间扎一条硬硬实实的牛皮板带,斜插两把德国造大镜面,又叫“自来德”或“快慢机”,腿上裹着鹿皮套裤,脚下是一双“蹚蹚马”,也就是长筒靰鞡鞋,显得挺神气。他身后的十来个人,打扮得千奇百怪,有穿皮大氅的,有穿反毛大皮袄的,头上帽子有貉子皮的,有狐狸皮的,也有毡帽头,手里攥着铁锹,拎着片儿镐,拖着二齿钩子,背着口袋,扛着炮管子,往那儿一站七扭八歪,脸上全是箭疮、刀疤,没一个囫囵的,都如歪瓜裂枣一般,要多砢碜有多砢碜。其中还有一个像是俄国混血,东北人讲话叫“二毛子”,满头黄毛卷发,鹰钩鼻,黄眼珠,个头儿挺高,瘦得皮包骨头,身上衣服比别人都单薄,带着一股刺鼻的羊油味儿,看上去窝窝糗糗的。血蘑菇心里有数了,眼前这伙人一定是土匪无疑,可从没打过照面,想来不是马殿臣的手下,稍稍松了口气,却也不敢大意。
这伙人张嘴闭嘴全是黑话,嚷嚷着要吃“挑龙”,还有人说要“翻张子”,上“梦头春”。老两口这个小饭馆也曾来过土匪,听得明白来人要吃烙饼、面条,还得要酒喝,急忙把大黄狗拴上,将油灯的灯芯拨亮,招呼他们落座,斟茶倒水,摆上碗筷。朴老板赔个小心,战战兢兢地说:“几位大爷,您看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儿,穷老百姓哪有白面啊!棒子面的贴饼子成不成?”一个小土匪挥着手中的铲子大声呵斥:“少废话,把好吃好喝的全端上来,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小心你一家老小的狗命!”朴老板连连称是,忙拽着老伴儿和血蘑菇去西屋灶上做饭。穷乡僻壤有啥可吃的?一大碗酸菜熬粉条子,一盘切碎的咸菜疙瘩来上几滴小磨香油,一笸箩棒子面贴饼子,还有一大锅大酱汤,汤里没有肉,只有土豆子、豆腐、豆芽菜、辣椒,倒是热气腾腾,足以御寒充饥。朴老板又抱过来几坛烧刀子,这就不简单,包子、饺子、烙饼、面条那是真没有。
血蘑菇不放心前面,做完饭悄悄回来,蹲在墙角听吩咐。开小饭馆的老两口子也在旁边候着,大气儿都不敢喘上一口。这伙土匪兴许是饿坏了,甩开腮帮子狼吞虎咽,吃了个风卷残云,盆干碗净,酒坛子全见了底。只有那个二毛子悄悄坐在最边上,也不言语,啃了一个贴饼子,连半碗大酱汤都没捞着喝。血蘑菇低着头,耳朵却支起来,仔细听一众土匪说黑话。崽子们围着匪首“四爷长,四爷短”,话里话外又带着“拿疙瘩”之类字眼儿,这才整明白,原来这伙人是专门挖金子、抢金子的金匪。金匪也是土匪,又不同于啸聚山林的土匪,不人不鬼,常年躲在深山洞穴中,几乎不干砸窑绑票的勾当,只下金眼子拿疙瘩,也劫掠金帮,匪首不叫“大当家的”,崽子们称之为“大元帅”,也叫“大杆子”。血蘑菇心里有了底,只盼这些金匪吃饱喝足了赶紧走人。
合该着节外生枝,一个眉骨上有块刀疤的小崽子没吃饱,又跑到西屋灶上一通乱翻,居然让他翻出一个小口袋,里面装着干木耳、干榛蘑之类的山货,抱到前面,往桌子上一扔。那个身材细高的大元帅抹了抹嘴,斜眼看了看眼前的东西,站起身走了几步,猛然抽出二十响大镜面,枪口顶在朴老板脑门子上问:“你个老不死的,这是啥玩意儿?拿咱爷们儿的话不当回事是不?”朴老板吓得膝盖一软,跪了下来,口中求告:“大爷饶命,大爷饶命,那是采山货的人存在店里的,吃了我得赔人家钱哪……”金匪头子根本不听辩解,“啪”的一声枪响,可怜朴老板当场毙命,一旁的老板娘扑倒在老头儿身上,还没来得及哭出声,也让大元帅一枪凿了。
匪首打了两枪,老两口应声倒地,接着举枪要打血蘑菇。就在此时,一直拴在屋外的那条大黄狗挣开绳子冲了进来,直扑金匪首领。大元帅反应不及,枪被扑落在地。那个眉骨上有刀疤的小崽子手疾眼快,拔出一柄尖刀,猛戳在大黄狗心口上,刀尖一拧,竟把大黄狗的心剜了出来。这一切只不过发生在转瞬之间,血蘑菇刚一打愣,就看匪首猫腰捡起盒子炮,枪口指向了自己。他为了求生当机立断,急忙跪下说道:“埂子上疙瘩海,我托个线头子,给大元帅拉马拜庙!”这意思是说“山上有大金脉,我愿意给各位带路”。
金匪头子没想到荒山野岭小饭馆里冒出个熟脉子,不由得暗暗称奇,枪口却没离开血蘑菇的脑袋,也用黑话问道:“你个靠死扇儿的,是哪座庙里耍混钱的?庙里几尊佛,佛前几炷香?你是念经的还是扫地的?”血蘑菇对答如流:“回大元帅,我过去在江对岸落草,只因绺子内讧火并,坏了我一只招子,实在待不下去了,这才扯出来,过江投奔亲戚趴窑,在山上倒套子为生。”说着话故意侧过脸歪着头,撩起头发让匪首看看自己眼眶子上的伤疤。匪首翻了翻眼皮,上上下下把血蘑菇看了一个遍。他常年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吃饭,宁走十步远,不贪一步险,凡事加着十二分的小心,所以又问血蘑菇那老头儿是他什么人,是碰是顶?有无交情?血蘑菇只说自己是老头儿的远房亲戚,老头儿一直让他住在后边的窝铺里,夜里冻得半死,白天还得去倒套子卖苦力,都说“是亲三分向”,可自己吃苦受罪,老头儿看在眼里也不帮帮他,所以老头儿是死是活,跟他也没啥关系。大元帅拿枪的手放了下来,又问道:“埂子上疙瘩海,为啥你不下铲子?”血蘑菇说道:“疙瘩在木营子底下,只因倒套子的人多眼杂,守住了无从下手,四爷如若给小的留条活路,我立刻带各位上山拿疙瘩。”金匪头子哈哈大笑:“得了,既然把话说到这儿了,四爷就信你一回,挖着了金疙瘩,必然捧你,有你一份好处;拿不着疙瘩,我把你那个眼珠子也抠了!”
7
风雪紧密,白夜如昼,寒风卷着冰碴子,打得人脸上生疼。一个崽子在后头拿炮管子顶着血蘑菇的腰眼儿,一行人顶风冒雪,沿着爬犁道往山上走,悄悄摸进木营子,来到木刻棱大屋门口。大元帅仍不放心,一努嘴让血蘑菇去叫门,自己带着其余金匪埋伏在屋门两侧。血蘑菇走上前去,听里边吆五喝六,吵吵嚷嚷,吴驼子正跟几个倒套子的工人打纸牌。血蘑菇上前“哐哐哐”拍打门板,口中喊着:“吴把头,劳您驾给开个门!”边喊边跺着脚,踩得门口的积雪“扑扑”作响。木把头吴驼子听出是血蘑菇,扯着嗓子问道:“妈了个叉的,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又上山干啥?活儿没干够啊?”血蘑菇唯唯诺诺地说道:“本来都睡了,风雪太大,把窝铺吹塌了,只好上山就和一宿,烦劳您给开开门吧,外头天寒地冻立不住人哪!”吴驼子骂骂咧咧披上衣服出来,刚把门打开一道缝。血蘑菇猛一推门,撞了吴驼子一个趔趄。吴驼子正要发作,早有一个金匪冲上来,一刀捅进吴驼子的心窝子。按金匪的规矩,见了金脉不留活口,众金匪一拥而入,三下五除二把木营子里的人全宰了。血蘑菇趁一众金匪在死尸身上翻找财物,从炉子旁边抓了几把炉灰,偷偷塞在衣袋之中。
上一次伐树时瞧见树洞里的金耗子,血蘑菇知道树下必有金脉,带着金匪进了树林。林子里遍地树墩子已被大雪覆盖,平平整整一大片。幸好血蘑菇记得方位,到近前铲走积雪,挖开树根,底下果然是个洞口,乌七八黑看不到底。大元帅对血蘑菇又信了几分,吩咐手下金匪点上火把,扒开洞口周围的枯枝烂叶,叫过另外二人举着火把,先跟在血蘑菇后头,下去探探底,然后留下一个崽子在上边插旗把风,带着其余几个金匪钻入金眼子。
众金匪从洞口下去,钻入一个两三丈宽的洞穴。脚底下一大片半死不活的金耗子,腥臭撞脑,呛得人喘不过气。在晃动的火把光亮下,岩壁上泛着星星点点的金光。众金匪眼都蓝了,抡动铲子、片儿镐冲上去凿金子,霎时间铿锵之声不绝于耳,谁也顾不上脏净,踩扁了不少金耗子。这时,一个金匪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不知死活。众金匪连忙停下手,举起火把仔细观瞧,忽然金光晃动,倒爬下一条三尺多长的大金蝎子,摆来晃去的尾钩上长满了倒刺,所到之处带动一股腥风。金匪一阵大乱,纷纷向后退却。大元帅到底是凶悍的金匪首领,拔出腰间两把大镜面抬手就打,其余金匪也跟着开了几枪,虽有火把照明,金眼子里仍是黑咕隆咚,打了半天也没打中。金蝎子背生金瞳,两边还各有三只侧目,正可谓“眼观六路”。众金匪打也打不着,躲也无处躲,惊呼叫骂之声此起彼伏。
血蘑菇以前听老鞑子念叨过,金脉中年深岁久戾气郁结,会引来金耗子,金蝎子则以金耗子为食,什么地方有半死不活的金耗子,什么地方就有金蝎子。树窟窿里那些金耗子,全是让金蝎子蜇得半死的存粮。将金匪引入洞中之前,血蘑菇已有对策,趁着洞内金匪乱成一团,他抓起几只金耗子,使劲儿扔向大元帅,砸得金匪头子脸上全是血。
大元帅见血蘑菇胆敢使坏,明白上了这小子的当,指不定还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怒骂一声:“损王八犊子,你瞅我怎么把你眼珠子抠下来当泡儿踩的!”马上就要举枪毙了血蘑菇,却见金蝎子张牙舞爪冲自己来了。因为金蝎子护食,洞中这些耗子是一冬的嚼裹儿,谁动它能跟谁玩儿命。大元帅心头一阵毛愣,见那个眉骨上有刀疤的小崽子正在身侧,便一把拽过来挡在前面。那人随即被金蝎子的尾钩刺中,脸上、脖子上的皮肤立时融化脱落,嘴角吐出血沫子,眼珠子暴凸,倒在地上乱滚。大元帅心寒股栗,转过身刚要跑,腿上已被金蝎子蜇了一下,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他扔了盒子炮,双手抱住小腿,脸上冒出一股黑气。其余金匪吓得屁滚尿流,顾不上大元帅死活,争先恐后往外逃,无奈洞口狭窄,你拥我挤谁也出不去。危急关头,血蘑菇夺下一个金匪手中的铁锹,与金蝎子斗在一处。金蝎子在壁上爬得飞快,如同道道金光划过石壁。血蘑菇也豁出去了,锹锹用尽全力,砸得石壁铛铛作响,直冒火星,却打不中金蝎子,转眼落了下风。千钧一发之际,血蘑菇一手伸进衣袋,猛然撒出一把炉灰。金蝎子最怕这东西,当时就蒙了,趴在地上不敢向前。血蘑菇瞅准机会,手中铁锹一撩,把金蝎子挑翻在地。再看那金蝎子如同丢了魂,琵琶背触地,一双巨螯和三对蝎足抖个不住,方才的凶悍荡然无存。血蘑菇手起锹落,把肚腹朝天的金蝎子剁了个稀烂。一众金匪看得目瞪口呆,还以为血蘑菇会什么道法。
血蘑菇绝处逢生,想起小饭馆里的老两口死于非命,还有自己的种种遭遇,心里头说不出地憋屈,再也抑制不住怒火,将仅有的一只眼放出凶光,迈步走到大元帅身前。大元帅四仰八叉躺在湿漉漉的坑底,脸上皮肤溃烂不堪,眼珠子暴凸,口中哼哼唧唧。血蘑菇二话不说,狠狠抡起手中铁锹,一下子拍扁了大元帅的脑袋。
其余的金匪见大元帅命丧当场,一个个面面相觑,一声也不敢吭。血蘑菇趁机对众人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挑号血蘑菇,孤山岭上插香挂柱多年,大当家的迟黑子是我干爹,专干杀富济贫的勾当,道儿上都说我横推立压奸杀民女、扒灰倒灶出卖大当家的,那是我遭了陷害,迟早要讨回公道。如今我在江北另立山头,谁愿意跟我在一口锅里搅马勺,我绝不亏待兄弟,拿了疙瘩大伙儿平分!”这些个金匪本就是乌合之众,向来有奶便是娘,既无情又无义,认钱不认人,此时没了首领,谁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是好,听血蘑菇这么一说,心眼儿全活了。血蘑菇带他们在洞中挖尽了金疙瘩,又按人头平分,一人也不多,一人也不少,自己绝不多拿。如此一来,众金匪都是死心塌地跟随他了,跪倒在地口称“大元帅”。血蘑菇就这么当上了金匪的首领,报号“金蝎子”,从此世间再无“血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