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这个概念是现代小说家所有的,但是古代小说家并不这么想。
像什么纣王是最后的人皇啥的。
更是现代人搞出来的暴论。
古代人,甚至一百多年前,多数文人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认知都是暴君。
并频繁借秦皇汉武讽刺当代君王。
比如武皇开边意未已。
又比如汉皇重色思倾国。
不同时代的作者认知不同,最终衍生出的世界,底层逻辑上就存在差异。
所以世界规则不在于后希的认知。
而在于世界原作者的认知!
作者觉得朝廷有能力封神,那么朝廷就有能力封神,作者觉得朝廷是个窝囊废,没能力封神,封的神都是野神。
那么就没有能力封神。
陡然想明白这点的后希,立刻就知道自己原计划有问题了,或者说自己先前想的太过于复杂,把简单的问题给复杂化了,要早知道大宋朝廷这么牛叉。
她哪需要想那么多啊!
不过后希又不是什么知错不改的老顽固,既然知道错,那就赶紧改呗。所以她很快下达第二个任务,那便是让那些大贤们积极参与朝政,并参政议政。
也就是说去当官,把控朝廷。
既然大宋朝廷这么好用,那么暂时就没有必要去掀翻它,万一掀翻现在这个大宋朝廷,回头新朝廷没这么好用。
那可没有后悔药吃。
所以还不如把大宋朝廷给架空了。
朝堂上都是自己人,比皇帝是自己还要好用,而且轮回到这边的那些个大贤哪个又缺能耐,哪怕政治能力不行。
也能靠其他方面的功劳不断攀升。
因此在后希更改方针后,不到十年时间,大宋就跑步进入了小康社会,进入了近代化,同时一半以上的朝中重臣位置,基本都被后希的人手给占据了。
剩下的一小半则是勋贵宗室。
除非搞政变或者逼宫啥的,否则很难把他们也彻底干掉,毕竟他们再怎么无能,都是皇帝的基础盘,很难动摇。
与此同时,后希分身的苗汉国。
此时也已经将整个南洋彻底拿下。
而苗汉国也从原先的部落,类似联盟一般的国家变成了正经的国家,所有部落全部都被打散,变成了村落城市。
靠教导出来的那些部落孤儿。
掀翻原有的秩序,树立新秩序。
除此之外,苗汉国的整体发展并不逊色于大宋,无论是经济,还是国民生活水准。大宋那边虽然贤人不少,但很多事情毕竟还要协商着办,不像苗汉国属于后希分身的一言堂,很多政策执行起来会比较容易,并不需要彼此扯皮。
另外人口少,没把南洋野人当人。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准。
就是在这个当口,后希特地搞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将决定她接下来倾向哪边,那就是她神念一动,让自己的分身潜意识里生出封神的想法。并且特地挑了几个轮回到她那边的贤人,和对外作战当中牺牲的将军,分别进行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