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眼前虽名声在外,却过于年轻,从未真正执掌过军政权柄的新王。
一种巨大的、不安的空茫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因未来要继续直面妖国锋镝,形成近乎本能的忧惧。
也是诸文武对于身家性命是否该交托的谨慎。
林渊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将每一张脸上的沉痛、凝重、乃至那深藏的不安尽收眼底。
他并未立刻开口,也没有取出象征地位的圣旨诏书,任由这份沉默蔓延,感受着北境此刻沉重如铅的呼吸。
一人在前,九大护卫在后,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良久,王府长史终于躬身拜倒,沙哑声音打破死寂:“属下陈玄策率北境诸文武,恭迎世子殿下归城,殿下一路辛苦。”
这位北境隐相的话起了一个带头作用。
其余各大北境高官,一品的,二品的,身着红官袍的,麒麟蟒袍的,补子绣着仙鹤的,绣着锦鸡的,悬玉带的、犀带的,仿佛如梦初醒,纷纷下拜。
不怎么整齐的高呼着欢迎世子殿下归城。
此时就算是再顾虑,这等礼法也绝不可少,否则便是明晃晃对新王不敬,以下犯上。
林渊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陈长史,诸位,父王之事我已尽知,北境之重,今后将由我与诸公共同担之。”
众文武称是,私下间,交换了眼神,却是忧虑更深。
担起北境,可不容易啊……这可不是单凭血脉身份就能稳住的局面,北境经统府诸官也就罢了,妖国可不管这个。
司北王,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份重担。
沉甸甸的重担。
哪怕是飞升的老王爷,亦是快四十岁才接掌王位,在京磨砺了二十年。
新王,有点太年轻了……
就在这时,林渊侧了侧头。
沉默的北境诸文武中,走出一个文士打扮,但光头的高大男子。
儒僧,穆安。
几年前就回到北境,林渊收下的第一位幕僚。
与他一同走出的,还有曾经京师王府的府卫军统领,如今北境经统府三品武官,韩青。
韩青已是六境武夫,气血澎湃。
与穆安一同走出后,目光扫视全场,威压令得不少窃窃私语的官员,立刻闭上了嘴。
在他加持下,穆安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气,运起声音,将清晰无比的诵念声传遍全场,压过了呼啸的北风。
“北境世子殿下,以弱冠之龄,于西域阵斩成契大国师柳清,其境八阶!”
“独入妖国帝都,于西域,活捉成契庄敬皇帝、皇太后!”
“与西北陇王府长史,上林学宫祭酒李宣镇,灭胡国成汉!”
“出使海外十万里,折服仙宗盟主,为我大景迎回数十万海外强援,入驻旌郴港,巩固海防!”
“……”
声浪滚滚,林渊的丰功伟绩每报出一件,就让场间众人的脸色变化一分。
这些事迹早已传开过,但是陆陆续续所做,也因为老王爷飞升而被遗忘。
此时此刻,被集中道出,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惊的事实。
世子林渊,可不是依靠王府余荫的纨绔二代,而是一条真正经历过血火、战功累累的蟒龙!
是大景修行界,名列顶端的大修士。
他的确很年轻,但不代表他不曾亲临战阵。
处理政务经验的确尚少,可他有伟力!
武力能稳固权力。
诸臣寂静。
下一刹,林渊忽抬头。
望向大梁城上空。
上方连日来的阴霾与战云凝聚不散,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如同此刻北境的写照。
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对着那浓重如墨的沉沉乌云,轻轻一拂。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没有绚丽夺目的光华。
只有一股无形却磅礴浩瀚的伟力,如同春风拂过冰面,温和却无可抗拒。
在无数道震惊的目光注视中,覆盖了整座大梁城上空的厚重云层,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轻轻拨开,迅速消散、退却!
温暖的、久违的阳光如同金色的利剑,骤然刺破阴霾。
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照亮了玄黑的城墙,照亮了诸文武、将士们惊愕的脸庞。
亦照亮了众臣面前,一袭杏黄五爪衮龙袍年轻男子平静而深不可测的眼眸。
万籁俱寂。
唯有阳光洒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