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本想再劝两句,但是看着刘建国那始终未曾变化的眼神。
只得长叹一声道,
“真是舍不得你离开这么长时间,不过你说的也对。
能够在清大进修,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机会。
去吧,希望四年后等你回来的时候,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不过科长的职位还是你的,暂时先让原技术科科长代替你的职位。
至于这份图纸,厂里会好好的使用。”
“多谢李哥的支持,希望我回来的时候,李哥已经去掉了这个副字。
能够领导咱们轧钢厂,再创辉煌。”
“哈哈,借你吉言了。”
李怀德闻言,心里的遗憾尽去。
毕竟刘建国所说的可是事实,这次的功劳虽说主要在刘建国。
但是获利最多的还是他们三位厂长。
上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年后贺书记会调到冶金局担任一个副厅级别的闲职,
而杨厂长则是会擢升书记,自己则是升任厂长。
至于张副厂长则是调任一个处级单位担任正职,最重要的是,轧钢厂可能再次扩建,直接升到副厅级单位。
到时候自己等人可是连升两级,试问这个年代还有谁能够升职这么快。
也可见刘建国这次的功劳之大,就是刘建国这次得到的回报有些小。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刘建国告辞,表明要去和杨厂长说一下。
离开李厂长办公室,刘建国的神色恢复了平静。
对于李厂长,他心中多了一丝防范。
来到杨厂长办公室,老杨也是神采飞扬。
看到刘建国的到来,和李怀德表现的一样。
不过相比于李怀德,杨厂长显得就比较表面。
因此也没等杨厂长说话,刘建国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厂长自然也有规劝一番,甚至比李怀德劝的更多。
不过在刘建国说出当时的承诺,杨厂长也只能表示赞同。
“对了,杨厂长,我有一件事情还是要说一下,希望杨厂长同意。”
“你说,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绝对尽力办好。”
杨厂长对于刘建国的话回复的很快,现在刘建国天大的功劳在身,轧钢厂确实应该表现一番。
“是这样的,我现在也不从事车间工作了,七级工的工资以后我就不领了。
咱们国家现在还是比较困难,我一个人领两份工资实在不太好。
而且以后我也不来轧钢厂,副科长的工资也暂停,等我回来工作的时候再领。
咱们国家强调劳有所得,我作为党员干部,厂里的领导,不能带头破坏规矩。”
听着刘建国的话,杨厂长有些诧异。
这还有嫌弃自己工资高的,要知道刘建国这一句话可是放弃了接近一个月二百块的工资。
就是他,现在的工资也没有刘建国高。
但,这件事情杨厂长自然不会同意。
好好的一个人才自己不供着,难道要把刘建国推到别的厂子。
而且刘建国才立了功,自己就同意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