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陈家修新房子的事,整个牛家湾都知道了。
有要来帮忙的,有看热闹的,也有站得老远,冲着陈家方向吐口水的。
老爹陈援朝找了几个平时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村民来帮忙。
这几个村民,算得上陈旸的“叔叔”辈。
他们来得时候,喝着老爹放了不知道多久的茶叶,坐在堂屋里商量去哪里砍木头。
李老头也从鸡头村带了几个帮手来,说是烧砖烧瓦的事他们负责。
陈家很久没这么热闹了,一屋子坐满了人,也有靠墙站着的,和蹲在台阶上抽旱烟的。
老爹和他们聊着,最后决定就去村外河对岸的林子砍树,牛心山上就不去了,山高路陡的,搬运木头费劲。
林安鱼基本成了打下手的,帮着老妈在厨房烧水,烧好了水,又去给众人倒水。
“等下吃了午饭,你们几个就跟我出发,去砍木头回来,你们几个去地里挖土打地基,今天开始就拜托大家了。”
陈援朝一边给众人交代,一边笑呵呵表示,等房子盖好以后,一定再请众人吃个席。
“陈大哥,阔气了哦!”
有人笑着调侃。
毕竟陈家能修房子,众人都猜测陈家有了家底。
陈援朝连忙摇头,表示自己不是阔气了,只是按照请人帮忙的规矩,就算勒紧了裤腰带,也要把规矩落实完。
众人听了,笑笑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问道:“陈大哥,你的幺儿喃?”
“喏,回来了。”
陈援朝指了指院子门口。
众人转头看过去,看到陈旸左手拎着一只大公鸡,右手提着香蜡纸钱。
他去了一趟镇上,买回来这些东西,是为了开工前做准备。
这是李老头要求的。
陈旸放下大公鸡和那些烧纸,又从兜里掏出一盒大前门,挨着给堂屋内的“叔叔”们散烟,嘴上说着客气的话,脸上挂着热情的笑。
这一套流程下来,有人就夸道:“陈大哥,以前我只是听说,现在一看,你这个幺儿当真变懂事了啊!”
这话说得陈援朝和刘淑芳心里美滋滋的。
陈旸对这种夸奖早就免疫了,但为了显是后辈的谦虚,他咧着嘴笑了几声,就去院子里摆桌子去了。
来帮忙的有十几个人。
这么多人,吃饭只能去院子里吃,桌子也是刘淑芳找邻居借的。
吃饭的时候,她就把邻居也叫了过来。
这样一来,吃饭的人更多了。
众人吃的米饭,是陈旸买回来的那一袋百斤的大米,一顿饭就煮了五斤多的米,煮出来满满一大盆。
中午吃的菜,就是从地里收回来的苋菜。
一张桌子上虽然没有肉,但米饭管饱,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就够了。
何况堂屋内,陈旸和刘淑芳还有林安鱼坐的一桌,也是米饭就着苋菜。
众人见主人家也是这么吃,自然更没有意见了。
院子里,所有人吃得不亦乐乎。
中途的时候,李老头起身添饭,饭盆就在桌子上,他却走向了厨房。
刘淑芳见了,怕这老头整幺蛾子,站起来招呼道:“李老头,厨房里没吃的,你端个空碗进去,也只能端着空碗出来。”
但李老头不听,执意走进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