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女生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华 > 第二百四十三章 瓦剌使团

第二百四十三章 瓦剌使团(2 / 2)

有与萧霄交好的官员小心翼翼开口:“陛下,瓦刺使团在长安时并未生事,加上陛下赏赐丰厚,谁能料到他们如此贪婪无耻?若派兵监视使团出关,恐怕有失体统……”

“体统?”小皇帝冷笑一声,手指轻叩龙案,“朕倒要问问,这体统值几个钱?”

那官员额头冷汗直冒,再不敢言语。

楚彦正看着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缓缓开口:“陛下,萧霄和卢勇曾上书,请求将使臣以外的人等圈禁于猫儿庄,断其饮食马料,以儆效尤。但典礼院与兵部商议后,认为不宜做绝……”

话音未落,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投向了赵威。

赵威暗自咬牙,连忙低头请罪:“是下官考虑不周,念及天朝威仪,不好太过为难使臣。谁知瓦刺人不识抬举,不思陛下恩典,反倒劫掠边境,此等行径,当诛!”

“陛下,不如出兵瓦刺,以正国威!”有武将高声附和。

小皇帝眼中精光一闪,正要开口,文官们却齐齐跪地:“陛下不可啊!”

“南方百姓接连暴动,云陵之战耗费巨大,国库空虚,北方不可再起战事!”

“陛下,赣地刀兵四起,闽浙倭患不断,赋税难收,再兴战事,大明危矣!”

御史们抹着眼泪,细数云陵之战的耗费,顺便将矛头指向了赵策和怀楠的指挥失误。

刚回京的赵策站在一旁,感觉无奈。他看着跪了一地的文官,颇不是滋味。

那些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的大人们,可曾去过云南?可曾见过那险峻的山势,茂密的丛林?可曾体会过将士们在瘴气中跋涉的艰辛?

他并非想打这场仗,可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谁又能料到所有?

滇域峰峦叠嶂,赤羌世代居于此地,对地形了如指掌。朝廷调来的将士,大多水土不服。抓捕悟铁山更是难上加难,抓到一个,另一个又冒出来。这哪里比得上北方大平原,一场恶战就能分出胜负?

至于军费……赵策的目光在文官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赵威身上。谁不知道那些钱的去向?那些本该用在军需上的银两,如今怕是早已流入了某些人的腰包。

“够了!”小皇帝突然拍案而起,茶盏翻倒,茶水洒了一桌,“朕的大明,怎么就这般穷困?海东倭寇的军备从何而来?江西私采银矿又是怎么回事?三个银矿,一年不到二百两,这是在糊弄朕吗?”

一个御史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陛下,是地方官员与士绅勾结昧银啊!若只定额征收,最后还是要落在百姓头上。江西流民已有六万之众,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字……”

其他地方官员纷纷诉苦,说得天昏地暗。有说江南水患,有说北方旱灾,有说倭寇猖獗,有说边境不宁。

殿内哭声一片,仿佛大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听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治下的大明,已是个乱世了?”小皇帝的声音冰冷刺骨。

众官员这才惊醒,连忙认错:“臣等失言。”

楚彦正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这事已经无法再往赵威身上引了。

若要查长安之事,必然要查江西银矿案。可这案子牵连甚广,从地方到朝廷,从商贾到官员,错综复杂。真要深究,伤亡数字难以估量,又要掀起多大的风浪。

有时候,或许糊涂着过去,反倒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殿,在赵威耳边低语几句。

赵威面色一变,连忙出声:“陛下,江西巡抚刚刚来报,昆陵又有民变……”

小皇帝眉头紧皱,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臣妻多娇 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杀敌换媳妇?我一人屠城!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