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看着他们的背影,握笔的手才微微松了些,掌心已沁出薄汗。他深吸一口气,重新低下头临摹,只是这次,笔尖稳了许多,字迹也比刚才更工整了。</p>
</p>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养心殿。弘历正和景娴翻看永琰的功课,闻言挑了挑眉,看向景娴:<span>弘历</span>你这儿子,倒是比朕想的更有主意。</p>
</p>
景娴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又恢复了平静:<i>钮祜禄景娴</i>小孩子家家的,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臣妾回头还得好好教教他,让他别跟兄长们置气。</p>
</p>
<span>弘历</span>置气?</p>
弘历放下奏折,捏了捏她的脸颊,笑得宠溺,<span>弘历</span>他这叫有勇有谋。永璋那小子,被淑妃惯得无法无天,也该让永琰杀杀他的锐气。</p>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赞赏,<span>弘历</span>这孩子,既有你的沉静,又有朕的性子,是块当太子的料。</p>
</p>
景娴看着他眼底的得意,嘴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i>钮祜禄景娴</i>皇上过奖了。孩子还小,以后的路还长,还得皇上多费心教导。</p>
</p>
<span>弘历</span>自然。</p>
弘历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玉镯,<span>弘历</span>朕的儿子,朕自然要好好教。谁敢再给永琰使绊子,不管是谁,朕都饶不了他!</p>
</p>
这话虽是对着景娴说的,却故意提高了音量,站在殿外的李玉听得清清楚楚,连忙低着头,把这话记在心里——看来,这太子的位置,是坐实了,往后谁也不能再轻视这位八岁的小殿下了。</p>
</p>
上书房里,永琰临摹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看着宣纸上工整的字迹,嘴角悄悄勾起一抹小小的弧度。他想起额娘常跟他说的:“在这宫里,光有退让是没用的,该反击的时候,就得亮出你的爪子。”</p>
</p>
那时他还不懂,现在却有点明白了。他是太子,将来要做皇上的,不能怕,不能退,得像额娘那样,看似温和,却有不被人欺负的底气。</p>
</p>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他小小的身影上,镀上了层金边。永琰拿起宣纸,仔细地吹干上面的墨,然后叠好,放进书匣里。</p>
</p>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的路,还会有更多的“三阿哥”,但他不怕。有父皇的疼爱,有额娘的教导,还有自己手里的笔和脑子里的书,他一定能走好。</p>
</p>
就像额娘说的:“靠谁都不如靠自己。”</p>
</p>
永琰挺直脊背,重新摊开一张宣纸,准备开始下一篇临摹。小小的脸上,是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坚定。这深宫的风,终究是吹不垮有骨头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