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页页翻过,记录着一个女孩在枷锁中寻找自由的五年。每一次追巡演,她都精心策划,既要避开家族眼线,又要最大限度地享受音乐。她学会了用假名订票,借朋友身份入住酒店,甚至组建了一个小型的“追星姐妹团”互相打掩护。</p>
姐妹团里没人知道她是苏家千金,只当她是同样热爱音乐的同龄人。在这些平凡女孩中间,苏栗晚可以暂时放下身份,畅所欲言地讨论音乐,分享对王俊凯新作的感受。</p>
“晚晚,你觉得这段编曲是不是受了Radiohead的影响?”一次线下聚会中,学音乐的大学生小雨问道。</p>
苏栗晚眼睛一亮:“你也听出来了!特别是和弦进行的方式,但他加入了中国式的旋律线条...”</p>
这样的交流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p>
箱子里还珍藏着许多特别的回忆:一张被雨水浸湿又晾干的手写歌单,是王俊凯在某次音乐节上即兴更改曲目的清单,她幸运地从工作人员那里获得;一枚小小的定制徽章,上面刻着“KARRY ON”,是王俊凯工作室给核心粉丝的礼物,她帮忙设计了粉丝活动的视觉方案后匿名赠送的;甚至还有一段模糊的视频,记录下王俊凯某次演出前在后台练习新歌的片段,那是她做志愿者时偶然录下的。</p>
最珍贵的是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王俊凯亲笔写的乐谱片段——不是给她的,是他在某次签售时随手画的和弦图,被前一个粉丝丢弃,她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p>
苏栗晚从未想过通过这些方式接近王俊凯。对她而言,追星不是狂热的崇拜,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共鸣。她在他的音乐中看到了自己渴望的自由,在他的坚持中看到了自己缺失的勇气。</p>
2020年初,疫情席卷全球。王俊凯的巡演被迫取消, 但举办了一场线上演唱会。那天苏栗晚借口身体不适,早早锁在房间里,用最好的音响设备连接直播。</p>
没有炫目的舞台效果,没有万众欢呼,只有王俊凯和一把吉他,坐在简单的布景前唱歌。他唱了重新编曲的老歌,也唱了未发布的新作。最后环节,他忽然说:“今天想读几封粉丝来信。”</p>
读到第三封时,苏栗晚愣住了——那是她三个月前寄出的信,没有署名,只用了“一个倾听你音乐五年的人”这个称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