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到厂不久,负责质检和安全的领导层也快速赶到。
来不及说别的,几人分别带着几个工人对所有的炼钢炉进行检查。
经过检查,最为老旧的一个炼钢炉出现了问题。
炉体裂缝正在扩大,铁水渗漏的风险急剧上升。
刘建国也顾不得里面大量的原料,直接让工人立即切断供料系统,启动应急冷却程序。
一旦高温铁水外泄,不仅会摧毁厂房,更可能引燃周边煤气管道。
时间就是生命,刘建国亲自操作控制阀,配合电气室断电封炉。
在确认炉体压力逐步下降后,他又组织人员架设临时隔热屏障,防止余热引发次生灾害。
整个过程尽管十分紧张却井然有序,最终险情终于得到控制。
来不及庆祝,刘建国看着几个领导吩咐道,
“立即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炉体状态,定时汇报数据,所有的炉子都要监控。
同时派人把厂里所有的领导干部喊过来,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彻查全厂安全隐患。
只要家里没有出事的都要过来,不来的记大过,降职处分。
同时,今天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人,视情节给予记功、嘉奖,表现突出者可申报今年的市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刘建国声音沙哑却坚定,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随即连忙转身奔赴下一个风险点,脚步未停,心中计算着还有多少隐患未除。
天色微微亮起,轧钢厂这边的隐患基本解除。
就算是刘建国具有超人一般的体魄,此刻也有些疲惫。
站在厂区高处,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
身后是更加疲劳的众多厂领导,李怀德自然也在场。
“书记,轧钢厂这边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我建议留一部分人在厂内恢复那些被破坏的建筑,维修损坏的设备。
组织一部分人进行救灾,周围的居民区不少,很多房子年久失修,可能有一些房子在这次地震中倒塌,得赶紧帮忙救人。”
听着刘建国的建议,李怀德满是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赞同之色。
他拍了拍刘建国的肩膀,声音沙哑地说道,
“你去安排吧,现在全厂上下都听你的,要是有需要,我也随时待命。”
刘建国点点头,立即召集各车间负责人布置任务。
很快在各个车间主任的带领下,每个车间都组成了救援小队,携带工具和物资分头赶赴周边街区。
救援队分组奔赴周边街区,搬运瓦砾、搜寻生命迹象。
经过一天的努力,钢铁厂周围的居民区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事后,市政府授予钢厂“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钢铁厂整体被记一等功。
与原著中一样,各个四合院开始搭起了抗震棚。
说是抗震棚,其实刘建国知道,这是四合院的居民在占据位置,目的在于占据更多的地方,增加自家的居住面积。
对此,刘建国并未多加干涉,他知道这些抗震棚在不久后会引起一系列争端,然后被街道办强制拆除。
而这些天,糖山那边的损失也见了报道。
令刘建国开心的事,这次的糖山大地震虽说也有损失,但损失并不是很大。
如果报道是真的,那么这次的糖山大地震只是死亡了几十个铁头娃,受伤的倒有几千个,不过只是受伤而已。
而且因为提前转移了一些设备,损失的大部分是一些建筑。
整体来说,相比于前世历史上的这场大地震,损失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个消息让刘建国开怀不已,整整好几天都很是开心。
而在糖山大地震发生不久之后的九月九号,这一天全国缟素,新中国的太阳在此刻坠落。
而没等众人悲伤结束,76年10月6日,卷席全国十年之久的风波终于被中央画上了休止符。
在消息传出来不久,李怀德便在半夜偷偷的来到了刘建国家里。
两人在四合院外面见了面,李怀德看到刘建国之后,便是一脸的无奈。
“建国,你李哥我算是遭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