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意识地认为,菲鲁兹沙已经和蓝玉合作。
未来,大明征服天下后,也肯定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武将势微,文官治理天下,但士大夫队伍,一定要成为一支纯洁的士大夫队伍,拉拢亲信立山头的情况,朱瀚不想这种情况出现。
不得不说,蓝玉是真的成长了,如果换成以前的蓝玉,他现在已经砍下菲鲁兹沙的脑袋,然后到德里苏丹的王宫里享受王座去了,他能虚伪的说出道貌岸然的话,已经足见他带来的改变。
自己就能赚很多的钱,谁又愿意去收受贿赂
“我也知道该怎么做。”
陈友谅得知这一消息后,对菲鲁兹沙破口大骂,恨不能把他祖宗挖出来挫骨扬灰。
“哥,这很正常,大明的发展受制于这个时代,毕竟现在有钱的商人不敢轻易的为大明投钱,担心被我们当成韭菜割了,有钱又不需要担心被割韭菜的,只有这些朝堂上的官员。”
要知道,在最早时菲鲁兹沙是想和陈友谅合作的,毕竟他眼中的敌人是婆罗门的那些贵族们,在陈友谅和婆罗门合作后,菲鲁兹沙可是派了不少人去见陈友谅,让他调转枪头去打婆罗门的贵族,一直没得到陈友谅的回应。
至于文官所说,担心有野心的人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后效仿朱元璋的做法,朱元璋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哈哈大笑:“如果有百姓跟着别人造反,那就是咱朱元璋没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如果一个朝廷连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能力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要我说,这样的朝堂趁早推翻为好!”
或许,蓝玉也知道这不是他想做的,但却是现实不得不让他这么做得。
朱瀚想到后世有名的‘下海’浪潮,对朱元璋说道:“哥,官员下海经商,对大明的发展是好事。”
“应该不会,毕竟制度不是一下子制定成功的,我们可以先制定出来,然后再查缺补漏嘛。”
朱元璋点点头:“好,那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也算是变相的高薪养廉。
当初反对朱瀚、朱元璋的那些人,现在都已经不敢说话了,脸被打肿了,谁还敢再言语?惹急了朱元璋,直接就把他们都送到海外教土著人四书五经去。
“继续发展商贸,制定保护商贸的律法。”
朱瀚从不认可什么老祖宗之法,有些东西要遵守不假,但也有些东西已经成为糟粕了,即便保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
“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咱让他们不用贪污的。”
……
菲鲁兹沙本来还很忐忑,却没想到蓝玉这么好说话,再看看陈友谅……hetui!恶心!
如何让蓝玉和大明的人不嫉恨自己?
菲鲁兹沙想到的是:钱!
可是,菲鲁兹沙并没灰心,还是想找陈友谅合作,这次还真得到回应了,他派了陈友仁和邹普胜来见菲鲁兹沙,可没想到这俩人来德里苏丹不是来合作的,而是要取他性命的,如果不是蓝玉及时出现,现在的菲鲁兹沙已经是陈友仁和邹普胜的俘虏了。
铁木真和忽必烈在打仗的时候,他们好歹是通过陆地去征讨的,朱元璋玩的更野,他不仅在陆地上打,在海上也打,可偏偏就被朱元璋打赢了,而且还发现了很多从未开发过的肥沃土地,让人听到就忍不住眼热眼红。
朱元璋现在鼓励大家把钱拿出来去做投资,赚的钱都能说清楚钱的来历,朱元璋也不能给他们扣上‘贪官’的帽子。
朱瀚笑着解释,“至于朝堂官员,到时候让他们撤出就好。”
“不会那么长时间,最多一年,就会有百姓投资进来。”
朱元璋听完朱瀚的话以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朱瀚说的对,但他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规则制定下来,估计会需要很长时间。”
而且,朱元璋打下来这么多土地,对百官们也有好处,他们不用偷,不有抢,也不用收受贿赂,他们只要把自己的工资和棺材本投进去,每年的收益就可以让他们的收入翻三倍。
这种商业投资的行为,根本不用承担风险就把钱赚了,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参与?
朱元璋说道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些唏嘘:
朱瀚对朱元璋的话表示认同,但却把其他大臣给震住了,他们不敢相信的看着朱元璋和朱瀚,心中暗道自己这是服务了两个什么玩意。
生意好了,就意味着国库的充实,这一点不用朱瀚说朱元璋也知道。
朱瀚对朱元璋说道,“士人鄙夷钱财,但他们又是最需要钱的,有些人把钱看的特别重,否则他们又怎么会去贪钱?如今我们给他们一个经商赚钱的机会,他们能不去做?哥,只要我们制定出一系列的律法、制度,保护商业的正常运行,限制官僚体系对商人的影响,会有脑子比较活泛的人去经商。”
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存世万年?能够代代流传?
可到了朱元璋这儿,怎么又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兄弟俩像打哑谜一样,然后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不撤出来那就去做生意嘛。”
此时,他的心中是无比畏惧的,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被蓝玉杀死,可是当他见到蓝玉的时候,却看到了蓝玉脸上露出来的笑容。
在蓝玉到来以后,菲鲁兹沙直接送上大量的黄金,以感谢蓝玉对自己的帮助。
金子,到处都是金闪闪的金子。
蓝玉的眼睛也随之眯了起来,看得出来,这德里苏丹的金子也不少啊,看着宫殿金碧辉煌的样子……虽然内外都透露着铜臭味,但蓝玉怎么都觉得这里更适合他,蓝玉心中美滋滋的想着:“以后,向英王殿下申请,我不要什么爵位了,给我盖黄金的房子就好!”
其实,中原也不缺金子,甚至在古代的时候,金子才是主要货币,只是到了后来,很多的金子都被带到了大富大贵人家的墓葬中,谁家过得越好,金银财宝放的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盗墓贼猖獗的原因。
毕竟是死人的买卖,怎么做都是无本生意,挖好了可以享好几辈子的福份,谁不愿意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