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陆瑁所说,他哥哥为了瞒过孙权携家人归汉,已经辞去丞相之职,很快就会携家眷前来公安,特令自己带着麾下的战船前来报效,以解燃眉之急。
刘闪自然万分欣喜,立刻在城中设下宴席为几人接风,并请城中的所有将领前来作陪。
宴席上,陆瑁得知江北蜀军的形势后,决定尽快用战船将3万蜀兵和大批的粮草军资运至北岸,由于他麾下只有200条战船,所以将运输的时间全部定在半夜。
刘闪和众将商议一番后,一致赞同陆瑁的计划。
因为吴国的战船在江上日夜巡逻,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大批的吴国战船,若是这样,陆瑁的200条战船肯定不敌!只有在三到四更时分装船,五更时趁着夜色和大雾过江,才有可能躲过吴军的水师。
至于运输的顺序,刘闪和众将本想先送一批粮草至江北,这毕竟是姜维最缺乏的物资,而陆瑁和陆延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陆瑁认为,现在江北的魏、吴两军将城池团团围住,如果先运粮草,可能还没进城被敌兵所截;若是先运一批兵卒则不同,援军至少可抢占江岸至城池之间的要道,只有巩固粮道之后,再运送粮草和军械方可万无一失。
陆瑁加以解释后,刘闪和众将都觉得陆瑁的话很有道理。刘闪立刻写了封信,令信使立刻送至秭归,要求守将张翼和罗宪等人配合陆瑁的船队,必须按时登船或装运粮草。
同时,刘闪也给姜维写了封信,让他派出精干兵卒到江边接应援军,使登岸的援兵能部署在最合理的地方,确保后续物资的安全。
酒足饭饱后,陆瑁、顾谭、顾承率10艘楼船和20条艨艟斗舰延江而上。陆延则坐阵公安,指挥其余的180条艨艟斗舰在公安的上下游活动。
由于他们的战船和划桨的兵卒都跟吴军的战船别无二致,极易混在巡逻的吴军战船中,就算吴军有所察觉,坐阵公安的陆延可立刻用战船阻断航道,为上游的陆瑁争取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