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诸葛谨放弃蕲春,转而兵进武穴的部署,陆逊本想坚决反对,希望他能再坚守半月,等到自己的战船到来之后,一切的窘境便可迎刃而解,但无法打消诸葛谨的顾虑。
现在的吴国,看似还有十几万兵马,但孙权手上的五万步卒多是刚刚征召而来,其中还有一万多人是各个世家门阀捐献的奴隶,其战斗力非常低下。
算得上精兵的,只有陆逊手上的二万四千步卒。他派吕据和周承攻打黄州,被吕祥吃掉四千后,陆逊只能以仅有的两万兵马坚守夏口。
可以看出,诸葛谨麾下的8万精兵就是吴国唯一的希望。此刻,整个吴国上下,可能只有陆逊一人明白诸葛谨之意。
诸葛谨必是担心姜维以木筏运来骑兵,既担心骑兵与关索汇合,又担心蜀军骑兵威胁自己的后路和粮道,当然,也担心关索乘木筏撤走。
在暂时无法围死关索的情况下,诸葛谨已经意识到,他很难再吃掉关索!诸葛谨匆忙兵进武穴,既是为了围困关索,更是为了保存自己实力。
在陆逊看来,与其说诸葛谨是为了围困关索,不如说他正在做退兵的准备!这确实是无奈之举。
几个吴将还不知道关索的部署,也不明白诸葛谨的本意。他们引着大军气势汹汹地奔武穴而来,关索也摆出死守江边粮道的架势,双方的兵将剑拔弩张。
此时,姜维、陆逊和诸葛谨三人之间,即“心有灵犀”,又各怀鬼胎:双方都有撤兵的打算,并且都知道对方有撤兵的企图,但都想在自己平安撤回的情况下,咬下对方身上的一块肉。
当孙韶、吕岱二将引兵前来时,蜀军已经在武穴以西扎下三座大寨,这三座大寨各自间隔3里,吴犄角之势,孙、吕二将却犯了难。
诸葛谨要求二将在武穴以西五里扎寨,若按诸葛谨的命令扎寨,这个位置很是尴尬,它被三座蜀军营寨和武穴城夹在中间,自己的2万兵马就很危险。
“传令:在蜀军营寨的西北3里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