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前方传来剧烈的枪炮声。陈德陛知道肖维他们反击上去了。
经过激战,30团2营在1营的支援下,终于在天黑前,将突入之日军大部消灭,恢复了阵地。但国军也损耗巨大。
入夜,阴云密布,热风阵阵。要在平常时,衡阳城郊一带早已是蛙声一片了。如今却是寂寥无声。
“俗话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每当此时,应特别提高警惕。今晚日军一定会来偷袭。提前通知下去,要各处阵地多加小心提防日本鬼子偷营啊!”葛先才对值班作战参谋说。
“是。我就通知下去。”值班参谋古今少校点头称是。
半夜时分,夜色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白天战败的日军又大举进犯。他们顺水塘拨开死尸,悄悄地摸上了张家山前的227。7和211两个小高地。在快接近守军阵地时才被对方发现。匆忙间双方都慌忙得忘了开火,因为距离太近,双方很快就混战在一起。不少日本兵均突入到阵地中。天实在太黑,敌我双方莫辨。双方有如儿时的捉迷藏,都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来,以免暴露自己的位置。
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传令,只有本能的驱使,夜幕中守军一越而起,与日军扭打撕杀成一团。第10军的官兵们还是以冷静沉默的风格来对待这场突如其来的黑夜搏斗,就像传说中的武林高手,一声不吭地撕打。聪明的第10军官兵反应实在敏捷,伸手摸索,凡穿粗棉布衣的就是自己人;穿光滑咔叽布军衣者即为敌人。拉住的是自己人,顺手比划着推开;抓住敌人,上手就是一刺刀。
一时,枪械的碰撞声,奋力想摔倒对方的粗重呼吸声,被刺中者短促的惨叫声,时起时寂。
敌人是模糊的,自己人也是模糊的,黑夜的阵地上只有扭打声,这已没有了国籍标识而成为生物共有的特性。双方的士兵好象都在格守着已没有实际效果的不暴露目标的军规,谁也不呼朋唤友,都在作沉默的、个体的争斗一对一撕打,是自己人马上分开,是敌人扭住就打,直到刺死对方或被对方打死。否则,立马又去找寻新的目标、新的对手。双方的数百士兵既像摔跤高手,不停地去战胜对手;又好象职业工匠,在拼命地干活赶做工艺品,做完一件,又赶忙再做另一件新的……
渐渐地,慢慢从双方拼刺的架势分出了端倪,日式的拼刺与中式的拼刺方法不同。日式刺杀是两人一组,背靠背地拼;中式刺杀是三人一组,也是背靠背,但有三角形的稳定性,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有枪刺向外,不留死角,像个刺猬似在阵地上滚杀。
这一场沉闷而奇异的狠命搏杀一直持续到7月1日凌晨。
有机警的通讯员赶紧跑回团部报警。30团团长陈德陛闻讯,马上亲率第1营的预备队连和团部直属部队编成的一个连前往增援。
当陈团长率领增援部队到达我军阵地正后方反斜面时,发现此等战况,因不辨其声,不解其妙,不得详情,也不敢贸然加入战斗,只好停止前进,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在离战线不远的地方埋伏下来,待情势明朗后再行战斗。
7月1日清晨,晨曦微露鱼肚白,天色渐明。俄顷,东边天际,太阳初升,霞光万道,云彩缤纷。
第10军30团伏兵突起,越过阵地棱线,大声喊杀,冲上阵地。但见阵地上一片狼藉,困兽犹斗,敌我双方虽然大多奄奄一息,却仍撕杀缠绕在一起。各自大体各占据阵地一角,卷缩着等待各自的援军出现。
这时日军的援军亦至。原来日军的援军因情况未明,也潜伏在阵地的另一斜面。闻国军喊杀声,也开始冲杀上来。
两军相逢勇者胜。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国军先声夺人,利用先上去的几分钟优势,首先肃清了阵地中残存的日军。一个反冲锋将仰攻上来的敌人赶下山去。日军遇此痛击,知已不可为,乃狼狈败逃而去。
恢复阵地后,检点伤亡情况。只见敌人尸横遍地,计约200余具。然我军伤亡亦大,预备第10师30团1营两个连大部阵亡。陈德陛团长只得将带来的该营预备队连留下来,交肖维营长填补火线。
陈团长刚回到肖家山指挥所。日军又发动了新的一轮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