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64 0164(2 / 2)

姚小春觉得现在姚家村安安稳稳的,都是自己人之故,加了流民,会不会出乱子,还有人多了,粮食就消耗得快了。

“咱们村子就那么几十口人,还不够白虎寨塞牙缝的,更别说天下大乱之后……人多了,我自有办法,你照着做便是!”

若非村里没有文人,也找不到文人,她也不会让小春来做这方面工作,好在她够聪明,不管学数字还是文字,都很快。

否则,她一个人负责方方面面的事,根本不够用。

姚小春自从跟着姚静身边做事,已经不止一次听说天下要大乱了,她不知道姚静怎么会知道,但是她现在选择相信。

“挑出来的青壮我会带走,但是她们的家眷需要你看住安抚,别让她们和村里人闹出事!”

姚小春又点了点头。

姚静想闯一番天地,握住自己的命运,还真不希望这个天下陷入军阀混战之中。

另一方面,由北向南购粮的,前来端阳的不多,因为大部分前往了吴、徐两州。

而到了荆州的,几乎都去了荆州州城。

可以说,端阳的米粮充足。

李石跟着姚静身后向端阳粮商钟氏前进。

姚静早就递过了邀约,早上也请粮商背后的士族家少主钟奎于酒舍一聚,钟奎早就开始打理家族庶务,为人甚是长袖善舞,所以这聚会也算得上宾主尽欢。

如今姚静一到,钟奎亲自带着粮店管事过来寒暄。

将下人都挥下去,姚静打开一个玉盒。

赫然是七颗价值连城的月明珠。原来当初姚静带出来的盒子中是这样一盒月明珠。

月明珠在现代不如古代值钱,也没多少研究意义,姚静便带了出来。

金叶子和金饼,姚静是准备用来发家致富的,而月明珠,她埋在了树下,是准备用来救命的。

有财无权,搞不好哪天要救命,用月明珠去打点或许有机会。

这次出门在外,姚静还是带了出来。

钟奎眼睛一亮,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这是定金,钟兄,北地缺粮,我金家急需屯粮以备不时之需,请兄长按市价折我粮食,小弟感激不尽。”

钟奎显然有些吃惊,北边今年可能干旱的事其实传到了南方,但是影响并不大,因为南边雨水充足,有个好收成,所以粮食虽然因为北边购粮一事虽然上涨了一些,但是幅度却很微小,尤其是端阳这地还未来什么北边士族。

这里的粮食市价是一石五百五十文,这里的月明珠一颗就至少值千金,换上银钱有万两多,也就说可以买上两万多石粮食。

作为端阳最大的粮商,两万石粮食自然有的,可是姚静说的事定金,按照交易惯例,定金最多只是交易的两成而已。

这样算,他们钟家至少要准备十五万石。

这是笔大生意。

作为士族,占据田地极多,因为门下佃户和护卫已越千数作为自保之力,家族也会常常囤积几万粮草作为储备。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战乱或旱涝之年,士族可以过安稳日子。

而这些粮食从哪里来,自然是剥削农户佃户,到了灾年战乱,士族一旦断了供给,他们也就只有两条路,一是成为流民,二便是一点点熬过去,吃树根草皮,熬过去回到太平年间,就可以继续过以前被剥削的日子,熬不过去就是饿死。

一石粮食,可以供一户有七口人家一个月的吃食,一年十二石,十万石可以养八千多户一年,而一户七口人家,可以抽两到四个壮丁,也就是说,十万石粮食可以养两万军队一年!

真的是想养军吗?

钟奎和其家里人也推算过北边局势,他们也不认为一个庶族贼首刘赦会有多大成就,不过他们担忧现在各州州牧刺史集军政一手,难保不会有什么想头……钦州金家,他没听说过,那么就不是闻名于世的大世家,可这手笔比大世家一点也不弱……莫不是哪家刺史的人?

钦州刺史府亲近主簿貌似是姓金的,刺史要粮食囤兵自己不方便出来,让手下人出面也不是不可能……

钟奎越想越觉得可能!

要说乱世和什么人的生意最好做,自然是和军阀交易获利最大。

军阀需要的数量巨大,又有武力保护,再获得军阀的另眼相待。

可是这样危险也大,因为军阀的利益哪里是那么好占有的,要想得到巨大利益,势必会被逼着战队,若是选对主公还好,日后主公称量天下,他们会跟着水涨船高,跃入大世家之例。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继续求表扬166网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入职东航,从旱地拔葱开始! 人已中年,这个医生才出道 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以神通之名 团宠真千金的马甲多亿点怎么了 他人驭鬼我修仙,他人恐惧我贪婪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一代天骄 唯一真神 入夜就变强,我的天赋无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