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遇到事情,往往喜欢“私了”。他们没有现代人那样强的法治观念,动不动就喜欢“报官”。</p>
相反,有些老实巴交的百姓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当地的父母官长什么样子。</p>
不但老百姓是这样,连官宦人家也是如此。不到万不得已,人家是不愿意对簿公堂的。</p>
大部分大户人家的女眷,连公堂长什么都不知道。</p>
更别提要上公堂了。</p>
尽管包拯并没有说让海氏上公堂,但看着包拯今天来盛家的架势,盛老太太就是再蠢,也不会以为,包拯是特地来请海氏去开封府“观光”的吧。</p>
从盛老太太和盛弘的几句话中,包拯就看出来了。</p>
这个盛家,明面上的当家人是盛弘,实际上盛家的“主心骨”。</p>
如果,自己今天不说出个一二三,恐怕是很难把海氏带走的,包拯在心里叹道。</p>
无奈,包拯只能把实情说出来。毕竟人命关天,刘春桃姑娘年纪轻轻,自己绝不能让她枉死。</p>
包拯:“本官来盛家,不是别的,为了就是替刘春桃姑娘讨一个公道。”</p>
听到刘春桃这个名字,在场所有盛家人的反应都是出奇的一致。</p>
“什么刘春桃,我们家有刘春桃这个人吗?”</p>
第一个开口的,除了性格鲁莽的王若弗,也没有别人了。</p>
众人的眼光也一下子集中到了王若弗的身上,吓得王大娘子不自觉地抓紧了旁边刘妈妈的手。</p>
见此,众人也默默移开了自己的目光。</p>
尽管王若弗“心直口快”,但她的这句话也道出了盛家其他人的疑惑。</p>
那就是,谁是刘春桃?</p>
盛家众人的反应,包拯是尽收眼底,他心里微微叹了口气。</p>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朝阳公主不喜欢这个盛家了。</p>
在来之前,和羊毫交好的云娘就告诉包拯,羊毫不是一开始就叫羊毫的。</p>
她是在当了盛长柏的屋里人之后,才改名叫羊毫的。以前,无论是盛家的主子还是仆人,都是叫她的本名春桃的。</p>
包拯也不是一个喜欢卖关子的人,他直接了当地说:“刘春桃就是羊毫,她生前是盛家二公子房里的侍妾。”</p>
云娘告诉过包拯,说羊毫只是一个通房丫头,是随时可以发卖出去的。在盛家,没有人会认为她配当盛长柏的妾室。</p>
可在“古板”的包拯看来,除了明媚正娶的妻子,其他的都可以算作侍妾。</p>